

钢板焊接桥梁集水井是采用钢材切割、焊接成型的桥梁排水构筑物,核心优势在于轻量化与快速预制,尤其适配钢箱梁桥、临时钢桥及既有桥梁改造项目。它通过钢板焊接形成封闭或半封闭腔体,设置在桥面横坡最低点、钢箱梁内部排水节点及支座旁,与钢制泄水管、纵向排水管道衔接,解决传统混凝土集水井自重较大、与钢桥结构衔接难的问题,成为钢构桥梁排水系统的核心组件。
从功能价值看,钢板焊接集水井在钢桥工程中展现出独特优势。其一,结构适配性强:与钢箱梁、钢支座同属金属材质,可通过焊接直接与桥梁主体连接,避免混凝土井体与钢结构间的空鼓、渗漏问题,尤其适合大跨度钢桥的复杂排水节点;其二,抗冲击与抗变形能力突出:钢板材质(多为Q235或Q355钢)抗拉强度高,能抵御桥面车辆荷载传导的振动及冬季冻胀力,不易出现混凝土井体常见的开裂、剥落;其三,施工效率高:可在工厂按图纸精准预制,现场仅需焊接固定与管道衔接,单井安装时间较混凝土井缩短60%以上,大幅缩短桥梁建设或改造工期。此外,其腔体结构可灵活设计,能适配钢桥内部狭窄空间(如箱梁腹板间隙),解决传统井体“装不下”的问题。

钢板焊接集水井的结构设计需聚焦“防腐”与“密封”两大核心,典型结构包含五大部件。一是井体钢板,主体采用6-12mm厚的热轧钢板,材质根据环境选择:普通公路桥用Q235钢,跨海或高腐蚀地区(如化工厂周边)用Q355ND耐候钢,确保抗锈能力;二是焊接焊缝,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(CO₂焊),焊缝高度不低于钢板厚度,关键节点(如井壁与底板衔接处)需做“T型”或“角接”加强焊,且所有焊缝需通过渗透检测(PT),杜绝渗漏;三是防腐层,这是钢板井的“生命线”,常规采用“热镀锌+氟碳喷涂”双重防护:热镀锌层厚度≥85μm,形成基础防锈层;表面再喷涂60-80μm氟碳漆,抵御紫外线、酸雨侵蚀;四是进水组件,井口上方设不锈钢格栅(孔径5mm,防止杂物堵塞),格栅与井体通过螺栓连接,便于拆卸清理;五是出水管,采用DN100-DN150的镀锌钢管或不锈钢管,与井体焊接后,接口处缠绕遇水膨胀止水条,再涂防腐密封胶,确保衔接处不渗水。部分大流量场景(如桥面宽度超20m的桥梁),还会在井体内增设导流板,避免雨水冲击导致的涡流积水。

施工环节需严格遵循“预制精准化、安装精细化”原则,分四步推进。1. 工厂预制:按设计图纸用激光切割机切割钢板,确保尺寸误差≤2mm;焊接时采用工装夹具固定钢板,防止焊接变形,完成后进行整体酸洗除锈,再做热镀锌与氟碳喷涂;2. 现场定位:根据钢桥桥面横坡(通常1.5%-2%),用全站仪标记井位,确保井口正对泄水管下方,偏差不超过3cm;3. 安装固定:若井体安装在钢箱梁内部,直接与箱梁腹板焊接(焊接前需打磨腹板表面,去除防锈漆,露出金属本色);若安装在桥面铺装层,需在钢桥面板上开孔,井体与面板焊接后,周边用高强度灌浆料填充密实;4. 密封检测:安装完成后进行闭水试验——向井内注水至出水管口,保持24小时,若水位无下降、焊缝无渗漏,即为合格;最后安装不锈钢格栅,完成施工。
日常维护需重点关注“防腐层”与“焊缝”,避免锈蚀失效。常规巡检每月1次,重点检查:- 防腐层是否有剥落、划痕,若发现局部破损,需立即用砂纸打磨除锈,补涂氟碳漆;- 焊缝处是否有锈迹、渗水,若出现渗漏,需铲除旧密封胶,重新焊接补漏后再做防腐处理;- 不锈钢格栅是否堵塞,雨季前需集中拆卸格栅,用高压水枪冲洗井体内部泥沙。北方严寒地区冬季,需在结冰前排空井内积水,避免冻胀导致的焊缝开裂;跨海桥梁每2年需对井体进行一次厚度检测(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查钢板与镀锌层厚度),若镀锌层厚度低于50μm,需重新补做防腐。
上一篇:没有了!
下一篇:没有了!
